备考回忆
写这篇博客的目的是为了留给未来的自己一段回忆,曾经也有过为目标而努力奋斗的
结果
2021报考中科大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硕,初试分数:英语(一)64、政治74、专业课(408)115、数学一142,总分395;
自身情况
- 本科江苏地区双非,大一石油工程转到计算机,事实上,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学质量真的差距很大;
- 从小到大都挺喜欢数学的,数学也比较擅长,大一刚入学比较有激情,专业第一,数学100、95;后面备考的时候报了个省高数竞赛,拿了个一等奖,我们学校的最好成绩(当时我觉得发挥的蛮好的,所以在整个江苏省应该也能排的比较靠前);我的数学基础还可以,但我不是那种有天赋的人;
- 大二加入了校ACM队,有一定编程基础,但比较菜,丝毫没有项目经验;
- 英语是靠着语感学的,英语也很一般,四六级都是飘过;
关于报考院校
中学的时候一直都想考中科大,但是很贪玩,没有老老实实接受义务教育;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就考了;考计算机学院的学硕,我觉得挺不简单的,当时择校的时候也在一直犹豫,但是最后是鼓励自己把这当成了一个挑战,然后毅然继续了下去;
备考过程
朝七晚12,实验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
英语
考完对的某机构的答案,发现后面两篇阅读几乎全错了,到出成绩之前,我都做好心理准备二战了,结果还有64分,这个分数我满足了;
自己是从2月21开始背单词(当时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学校了,但是疫情的原因在家上网课),每天晚上10点到12点,用的墨墨,每天60-80个生单词,到6月多结束;第一轮单词结束后,由于期末考试的原因,于是中间有两个星期左右没碰单词,后面又花了一番功夫(单词不能落下);单词是阅读的基础;之后8月开始做真题,每天两篇,时间比较多的话,推荐读一下外刊;唐迟的阅读课讲的不错;最后两个月需要认真练一下作文,平常做阅读也可以积累积累;
比较重要的几点就是:
- 单词是阅读的基础,不能断
- 真题很重要,模拟题没用
- 阅读读懂最重要
但这个过程中比较遗憾的是,我没有对英语非常认真,我清楚自己的水平,因此我英语只想拿一个一般的分数;但是我越来越发现英语很重要,不然我的英语水平应该会有一个较大提升,这里说的不是英语考试的能力;
政治
自己的政治是从10月份左右开始的,先看的徐涛的网课;一开始zzh、hcw、cth先我开始的政治,他们看的徐涛的网课,自己也去试着听了,发现这个老师贼有趣;
9月份开始应该还可以,10月份有点晚;网课看完都11月了,然后就去刷肖秀荣的《1000题》,不会的就去看课本,《1000题》最后没刷完,刷了个大部分,然后买了个徐涛的小黄书,这是一本总结性的书,还是蛮好的,这本书也看了几遍;12月开始就去刷模拟题的选择题了,市面上的模拟题很多,刷完一套总结一套,我是把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都记了note,徐涛的公众也会发知识点的总结,还有一些总结的“帽子”,当时我们几个(mfx、zzh、hcw、cth还有我)互相提问;
刚开始刷模拟题的时候,选择题老是30分,按这个分数估自己的总分发现不可能上70,慌的不得了,就去看书,复习自己做的笔记,考前10天的时候,刷了肖秀荣的,分数也慢慢的好了起来了(肖秀荣的八套、四套刷了两遍);记得自己当时很认真的看政治,最后政治选择题38分,虽然考试的选择很简单,但我挺满意的了;
分析题就是背肖秀荣的四套,也可以选择徐涛的20题,考前10天就可以开始背了;
(然而没有很认真的hcw,只比我低了两分,可能政治真的不需要怎么复习?)
对徐涛这个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对“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解
专业课
专业课的分数是最不满意的,算法题太简单了,甚至在题目直接告诉了答案,导致我读错题,然后导致算法题15分自然无了,wtf;
大概4月份开始看计组,看了一遍王道书,然后又看了一遍课本,5月20多开学,开始os,大概到8月份,专业课一轮结束,到9月10号看了第二轮的王道书,但是看完依然觉得学的不够好,后面就反复的不断的看王道书(最后估计有6、7遍),好像10月才开始真题;直到考试前,依然觉得自己os学的不够好,主要是因为os太抽象了,尤其I/O那块(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太琐碎了),如果回去,一定会去具体的接触一下内核,这样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的感受就是,书上说的太空虚了;其实如果能够实践与理论结合一下就会有更加完善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比如对于计算机网络,就可以捣鼓捣鼓路由器,做做自顶向下的实验,os的话就可以动手实现下简单的内核;对于数据结构的话,由于有算法竞赛的基础,自然不成问题了;
推荐:王道四本书,《自顶向下》,《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操作系统》《(西电的)
数学
数学是自己擅长的学科,花费了很多精力,最终也确实拿到了满意的分数;
2月21开始复习数学,到4月份把李正元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过了一遍,例题也要做,同时一遍写全书附赠的一本习题册(20%是题,其他全是答案);之后大概花了两周把660的高数部分做完了(这本书和全书附赠习题书相当好,一开始写可能会有难度,但是能学到很多);也买了一本1800去写,不过题量太大,都是选择性的写一下;也去看了网课,不过是选择性的感觉哪里学的不好,就去看哪里,一般会开二倍速,我觉得网课太浪费时间,一般用网课查缺补漏;每个老师都看了一点,张宇风格偏有趣,汤家凤适合打基础,武忠祥的高数是这几个老师讲的最好的(尤其微分学,一元微分、多元微分);5月20左右开学去看线代,看了全书的线代和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做了一些题,但还远远不足;后面放假前看了一遍概率论课本,暑假做了一些真题(早些年份真题很简单,一上午两套),暑假写了1000题,看了两遍全书,到暑假结束,高数应该是没问题了,9月份开始概率论,但学的很差;后面发现张宇的概率论9讲写得非常好,然后又去买了一本;
到10月份感觉差不多了就去刷题了,生疏的知识点就去翻书;
模拟题张宇的不太推荐,什么张宇八套四套的选择题可以写一写,推荐10年后的真题,李林的四套和六套,以及合共大超越(每年4-5套,共几十套),在我看来,合共大超越不简单,我大多两个小时刚刚能写完,这个试卷的题非常好,这三种试卷的模拟分数和考研最后的分数是正相关的,李林的就相对简单了,不过也蛮好;我当时自己主要再写合共大超越,主要是来锻炼抗压能力,因为这套试卷写起来没有张宇的难,同时也不简单;
市面上的习题除了李林的880基本上都写了;
推荐:《李正元复习全书》、(只高数部分),《张宇概率论九讲》、《张宇线代九讲》(这两本书感觉市面上最好的讲概率论和线代的两本书)、《张宇十八讲》、《张宇1000题》、《汤家凤1800》,《李林四套》、《李林六套》、《合工大共创》、《合工大超越》(选择题部分)
数学复习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容易忘,数一考三门,需要不然重复;
我觉得考研数学最重要的两个能力:
- 计算能力
- 其实我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一个非常粗心的人,中学的时候老师喜欢刷难题,然而就忽视了这种基本功,一直对简单题都不以为意,然而最后吃了大亏;四月份的时候再刷1800后面的重积分,记得当时写了13个题,错了6个还是7个,我相当受打击,我也知道我粗心的毛病;于是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也到百度、知乎咨询了一下,然后调整写题的态度、策略,慢慢的开始就好起来了,我对这方面觉的自己还是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 各种知识以及性质的运用,比如看到题就知道怎么做,剩下的就交给计算能力;
- 这个就是说具体的学的咋样了
总结
需要注意的有:
- 想清楚自己想不想考研,为什么考研,自己想干什么以后
- 已经决定了,就不顾一切的去做
- 考研的结果一定是你的复习情况决定的,没考好一定是自己的原因
- 保持谦虚,时刻做好最坏打算,比如估分的时候,以及是否二战的准备
- 经常给自己一些目标,清楚自己的薄弱学科、环节
感概
没有老实接受义务教务,最终选择考研这条路;以前我以为自己都是发挥失常,最终高考来到这里,然而慢慢的我开始直面这个事实,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或许有遗憾,但没有后悔,对现在已经很满意;
想要不断认识一些非常厉害的人,参加比赛的时候,比如一些ACM选手,cls、csl、q、jls;比如RC、白学姐;事实证明不同平台的人起点差距很大,来自小县城的我,经常感受到这个问题,追赶它们对于我来说似乎是一件不可能事件;我不禁想什么时候能像他们一样厉害,鞭策我变得更强,想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同时能够使我更充实,不那么空虚。。
不知什么时候我也已经慢慢接受了,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
20有个考zju的,大家都叫他欧神,20它总分390+,但听人说数学答题卡选填忘了涂;21二战考的跟我一样,但是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听人说他英语0分,原因是二维码掉了,即使这样他也390+。。。
备考过程中也要感谢这些陪我一起的研友,在备考过程中,不用忍受孤独,大家能够互相帮助,不会的问题互相交流;当然也要感谢洋哥;我是一个不自信,并且没有主见的人,洋哥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很多次鼓励我(但明明他比我惨),帮我指明方向,认识到杨洋是我最幸运的事之一,当然也要恭喜洋哥上岸。
考完试对答案当时是挺伤心难过的,当时对了一个机构的英语答案,发现英语阅读后面两篇几乎没有对,难受了好久,甚至做好了二战的准备;因此等到出成绩那天,就没有那么紧张了,然而成绩出来后,还是挺惊喜的;之后又经历了面试前紧张,面试后的期待与紧张,以及拟录取名单出来之后的开心与失落;这段经历注定会慢慢成为仅仅一段回忆,但它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相当不平凡的;
我知道自己有点社交恐惧,并且时常会“自闭”;我觉得自己情商不算低,自己的内心情感相当丰富(就是说我老是会想的很多),这既是件好事又是件坏事;我所经历的,导致我形成这样的性格;我也经常安慰自己,人无完人,不是吗?
我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但我有很多羁绊现在,它们支持着我不断前进;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也许很精彩?
砥砺前进吧,少年
看到知乎上一句话说的很好:
我从黑暗来,奔向光明去。若有所成,若有贡献,便不负此生。